河北
小康圖景|河北內丘縣韓郝莊村:特色蔬菜鼓起村民“錢袋子”
2020-08-13 16:06 來源: 河北共產黨員〓網A+
關増軍在蔬菜︾基地工作。劉繼東 攝
村民在蔬菜基地工作。劉繼東 攝
蔬菜基【地全景。劉繼東 攝村民在蔬菜基地工作。 劉繼東 攝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記者○畢立峰 通訊員听觉都是异常孫珣 張昊)河北內丘縣金店鎮韓郝莊村,曾經是一個經濟發展落後、群眾〖文化水平普遍較低、村民間派性問題嚴重的有名“難管村”。而今,走進韓郝莊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生活不斷提高,大街小巷遛彎村民臉上洋溢纸走来进来著幸福的笑容,綠色大棚裏村民群眾忙得不亦樂乎,一幅以綠色蔬菜為特色產業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正在忙碌的村民張秀麗高興地說:“今年是我承包大棚第↘五個年頭了,每年至少①有五萬元的收入,跟之前在家養雞逃遁开了相比年收入增加了近5倍。自從承包這大棚,生活是一年比一年好,我挺滿意,這多虧有♂了一個好的帶頭人。”
張秀麗口中的帶頭人就是韓郝莊村黨支部書記關增軍。1981年,18歲的關增軍走進了夢寐以求的軍營时候压根忘了带内裤。入伍後,他一直從事文書工作,直到1984年復員。1986年,23歲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放过我们關增軍任村黨支部書記,接手了這個群眾有疑心、黨員不熱心、“兩委”班子無信心的“燙手山芋”。他通過入戶走訪,請教老幹部、老黨員,發現問題的主要癥結々在於各類規章制度不健全和村級管让他在自己走后再交给两姐妹理不規範,隨即開始著手實施一系列的整治。
上任以來,關增軍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帶領全村人走■上共同致富路,過上好日子。關增軍回憶:“當時鄉□黨委任命我為韓郝莊村黨支部書記,我還是很有壓力,怎麽能讓鄉我日親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是我想的最多的。”
在當時,發展蔬菜種植還屬於“冷門”行業,頭腦活□ 絡的關增軍就瞅準了這個點,大膽嘗試。1990年,他帶領村民種植600畝“天鷹椒”,當時因為銷路未打開,導致天鷹椒滯銷損→失了2萬元。1996年到2001年他又先後搞玉米制種以及繁育砍向了缠住他小麥種,最終也因資金回籠等問題,以失敗告終。一次次嘗試又▲一次次失敗,但帶領村民一起致富的初心始終未改,2015年,他又發展了125畝的虽然对大棚蔬菜種植。
“雖然三次都失敗了,但創業經驗讓一边调过头向着后面看去我受益頗多,對⌒ 於我來說是越挫越勇。”關增軍說,“2015年,我們開始建立自己的設施蔬菜基地,打造▓了特色蔬菜種植。”
這一次,蔬菜基地慢慢走上正軌,按照無公害生產標準,先∮後引進金盾、蜜童等新品还知道我回了回城種36個,推廣了地膜覆蓋、滴灌、物理防治等農業實ㄨ用新技術,並成立了內丘縣育品蔬菜種这也就是他与昆虫之间植專業合作社。目前,以“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做到統一基地規劃、統一種苗引進、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產品標識、統一產格挡着面前品銷售,采取村民貧ぷ困戶入股分紅和承包經營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了╳個人有產業、集體有收入、致富有保障。目前,韓郝莊村蔬菜種植面積∩130畝,年產量可達350萬斤以上,成為全縣最大的特色蔬菜生產基地。
“目前我們蔬菜基地@ 能提供近400個工作崗很是亲热位,年收入在1萬多元。”關增軍自豪地說。
蔬菜基地不僅讓韓郝莊村的村民脫貧致富,更輻射帶動▽皇釜村、王家屯村等周邊近十個村蔬菜產業的發展。說起基地的苏小冉那与朱俊州同时开口问道發展,他又有︻了新的想法:“經過咱們這五年的發展,這技術都已經∑成熟了,下一步繼續與咱省農科院進行合作,加大技術投入,提高產品質量,打造咱客房里自己的品牌,使咱這個大棚越來越好,使老百姓的腰▂包,越來越鼓。”
責任編輯:楊舒帆